(网经社讯)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,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,即所谓800美金以下“小包免税”政策。面对美方施压,中方并未被动接招,而是迅速打出“组合拳”,宣布了一系列反制举措。对此,“一带一路”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组织了16位专家,给予解读(详见网经社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qmybj/)。
对此,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郑吉昌教授在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#网经社 独家专访时表示:
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表现,短期内对中国跨境电商冲击显著。但我认为也将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向品牌化、合规化、本地化转型。长期来看,通过供应链重构、产品升级和市场多元化,跨境电商行业有望在挑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始于1938年,最初为方便游客携带纪念品入境(额度为5美元),后经多次调整,2016年提升至800美元,并配套T86清关模式以简化流程。近年来,中国跨境电商借助该政策快速扩张,2023年免税包裹数量达13、6亿件,较2015年增长600%,引发美国政府对税收漏洞和贸易失衡的关注。
小额免税政策取消的直接目的是打击中国跨境电商的“性价比优势”,尤其针对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平台(如Shein、Temu),削弱其价格竞争力。此举被视为美国对华贸易限制的延续,叠加此前加征的20%关税,部分商品综合税率或达54%。而且,美国小额免税政策可能引发欧盟、东南亚国家效仿,调整低价值进口税收政策,形成全球性贸易壁垒,遏制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化布局。
此举对中国跨境电商将在几个层面产生深刻影响:
第一,在平台与卖家层面,成本压力激增。关税、清关成本(如T86转T11/T01模式)及物流费用上涨,中小卖家利润空间被压缩,短期可能被迫涨价或退出市场。依赖直邮的“铺货型”平台需转向海外仓备货,但海外仓的高成本(仓储、运营)对中小卖家构成挑战。
第二,在物流与仓储体系方面,清关效率下降。T86模式取消后,清关流程复杂化,物流时效从3-5天延长至数周,影响消费者体验。如果供应链重构,需重新规划物流链路(如中国→墨西哥→美国),利用USMCA协定降低关税,但供应链灵活性降低。
目前来看,应对的措施和策略主要有:
第一,优化供应链与运营。如注册美国公司,通过本地实体采购、清关,适用一般贸易税率,规避惩罚性关税。再如近岸布局,在墨西哥等低关税地区设仓,利用“半成品+美国组装”模式降低关税负担。
第二,升级产品与品牌。聚焦高附加值品类,淘汰低利润商品,加强品牌溢价和差异化(如获得FCC/FDA认证),提升消费者粘性。同时合规化运营,严格申报流程,避免虚假申报风险,与专业报关公司合作。
第三,布局多元化市场。开拓新兴市场,降低对美国依赖,拓展中东、拉美等区域,分散政策风险。也可以独立站引流,通过TikTok、Google等渠道建立品牌私域流量,减少对第三方平台依赖。
第四,行业协会与政策协同。借助中国快递协会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组织,联合发声,推动国际舆论压力,维护贸易公平。
专家介绍:
郑吉昌,著名服务经济学家、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导。国家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长三角服务业联盟主席,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会长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。
【小贴士】
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,长期关注跨境电商,旗下跨境电商台(CBEC.100EC.CN)服务的客户:亚马逊、eBay、SHEIN、行云集团、跨境通、卓志、大健云仓、大龙网、敦煌网、递四方、至美通、考拉海购、Temu、菜鸟网络、百事泰、思亿欧、海航集团、阿里巴巴等。
网经社跨境电商台(CBEC.100EC.CN)是专业跨境电商门户,关注出口跨境电商、进口跨境电商、跨境电商服务商(跨境物流、跨境支付、跨境技术、跨境营销等)、跨境政策、跨境园区等,提供包括:媒体、报告榜单、供应链融资、营销、培训等服务,是跨境电商从业者、媒体、投资者、用户的首选平台。(如果您是跨境电商业内人士,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:www-100ec-cn)
基于网经社媒体平台、专业智库以及渠道三大战略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(如果您是业内人士,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www-100ec-cn,请务必备注姓名+单位+职务。)